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置于2015年,2016年开始招生,专业招生规模稳定,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80人。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专业先后纳入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专业群建设专业。专业实施以化学、化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培养化工生产设计与研发、过程控制和技术管理能力为目标的“种子计划”,与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协同育人培养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工程实践育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学科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分离工程和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
毕业去向:在化工、石油、环保、轻工、医药等领域从事研发、工程设计、产品与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进出口贸易等工作;部分毕业生读研深造。
专业特色:
1.优化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专业认证建设要求,从专业内涵建设出发,重新定位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邀请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蓬莱嘉信染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优化,完成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0)》、《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1)》的修订工作。培养方案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主线,不断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方向课程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培养方案重点涉及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群、专业训练环节、创新教育和工程实践等内容。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以及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依托山东省吸附与分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高校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高端化工产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教学、科研及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长足发展。
注重学生工程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行创新研究与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分类培养。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个阶段进行培养。通识教育阶段重在培养人文素养、品德修养、体魄锻炼和自然科学基础;专业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拓展教育注重创新、就业创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学习能力自行选择,进入创新研究方向学习的学生,依托省属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开展工艺设计、化工新材料设计与催化应用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定科研方案,解决工程问题,培养科研创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根据高端化工和绿色催化技术等现代化工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重构并建立以能力系统化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和教学体系,保证培养目标的达成:(1)构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等四个教学模块体系,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有机结合;(2)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和生产过程对接;(3)优化教学内容,活化教学资源,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现实性;(4)强化创新创业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专业以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高端人才引育能力、聚集青年优秀人才、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目前共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双师型”教师12人,占比60%。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长期服务于化工企业的经验和能力,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依托较雄厚的科研平台,围绕工业催化与环境催化、能源化工、化工模拟计算等现代化工领域开展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5项,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立项科研经费230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73篇。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烟台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专业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齐鲁石化、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蓬莱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引入教学过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聘请17名高水平的行业企业工程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专业实验方面,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构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层次多模式实验体系,注重联系工业生产实际,增设面向新产品开发、工艺和设计过程为内容的开放性创新实验26个。通过整合传统实验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以企业工程和一线技术人员为主组成教学团队,介绍生产工艺流程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为专业实习和生产实习提供保障。年均安排160名人次到实习基地进行了为期1周的专业见习和4周的生产实习。
3.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专业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本科生培养的主线,贯穿于本科生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通过多途径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推进多元支持的延伸课程建设,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体系,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021年,本专业学生参与教师实验课题人数约264人次,约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总人数的82.1%。近三年,本专业学生主持或参与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其中,李琳同学负责的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省级特等奖,夏玉璇团队在“东华科技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活动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获得国家以及省部级奖励9项。本专业学生参与发表代表性SCI论文23篇,第一作者12篇,参与发表发明专利2项。
4.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和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专业以质量管理、评估评价、反馈优化为核心,构建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调查-评价-反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校、院、督导三位一体、校院两级联动”的教学监督机制和校内外教学评价体制。以督导、学生、用人单位及第三方为评价主体,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析与反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方式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进行评价、分析与反馈,完善课程建设,修订培养方案。
5.毕业生培养质量
Ø毕业生考研与就业
本专业2021届毕业生共有75人,整体就业率为98.5%,其中升学学生35人,就业学生40。考研录取率47.4%。2022届毕业生共有87人,考研录取率46.0%。本专业连续四年考研率高于45%,涌现出一批“考研宿舍”。考研录取学生均考入本专业或者化学材料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其中考取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等985、211工程全国重点高校,约占录取人数的65%以上。
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就业单位主要包括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烟台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京博石化等国内大型企业。
Ø优秀毕业生代表
(1)刘景祥,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届毕业生,曾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现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获山东省省政府奖学金。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实习期间认真锻炼,获“优秀实习生”称号。2018年暑假,组织策划社会实践团队远赴菏泽、临沂等地进行调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获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
(2)张春旭,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2020届化工专业毕业生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四年中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参加第16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其中获得省级二等奖,在校期间发表SCI2区论文2篇。目前就读于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3)李淑慧,党员,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0届毕业生,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职务,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2019年10月获国家奖学金奖学金。2017年暑假,组织策划社会实践团队远赴济宁、泰安等地进行调研,获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在2020年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4)李琳,党员,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化学工程与工艺2021届毕业生,担任院学生会部长、班级团支书。先后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第16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三等奖、省级特等奖”、“一等奖学金”等校级荣誉十余项,省级荣誉1项,国家级荣誉1项,现已考取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5)孙德馨,党员,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化学工程与工艺2022届毕业生,担任化工本1802班团支书。先后获得“优秀团干部”、“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十余项。现已考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6)刘昊,党员,v8040威尼斯人com✪欢迎莅临化学工程与工艺2022届毕业生,担任化工本1802班学习委员、学生会副主席、学习部部长。先后获得“优秀团干部”、“一等奖学金”等校级荣誉十余项。现已考取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